當前位置:首頁 > 新聞資訊 > 網絡聚焦

網絡聚焦

《是這個理》:黃歇口的新“稻”路
發(fā)布日期:2023-05-22 來源:長江云 編輯:宜都融媒體

位于湖北省監(jiān)利市的黃歇口鎮(zhèn),素有“江漢平原糧老大”之稱。從一顆種子到一粒大米,稻田見證了無數次不抬頭不直腰的精耕細作。從田間到餐桌,糧食承載了太多的希望和責任。但一家一戶的小規(guī)模種植、落后的技術、繁重的勞動、優(yōu)勢并不明顯的收益,這些傳統農業(yè)的弊端不斷削弱著種糧的吸引力。

專題:《是這個理》

百姓故事,專家視角。由湖北省社科聯、湖北廣播電視臺、湖北省委網信辦聯合主辦,湖北電視綜合頻道聯手長江云推出的系列理論故事節(jié)目《是這個理》69期:黃歇口的新“稻”路。當插秧號子變成農機的轟隆,種田人的努力能否不再被辜負?不下水、不沾泥,“手中有糧,心中不慌”的底氣又從何蓄起?今天,讓我們跟隨中南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王依依的腳步,一起去看看沃土之下悄然孕育的新“稻”路。

水稻播種正當時 繁重勞動農戶忙

在黃歇口鎮(zhèn)王楊灣,每戶都有田,每家都種糧。每年種完自家的田,不少村民還會靠種田的基本功給別家插秧,掙來的錢用來補貼家用。管水、防蟲,出門就是田,每天都巡田。村民把田當作寶貝。一身泥巴渾身汗,彎腰勞累直不起身,10個人一天得插完20畝田,這是婆婆們和稻田無聲的較量。和她們相比,今年49歲的楊華全算是村里種田的“年輕人”。身為老幺,1997年結婚后,他被迫留下來照顧一家老小。靠著最初的10畝水田,楊華全和愛人只能勉強糊口。為了養(yǎng)家,他只能流轉別人不愿意種的荒田,還喂過鴨子、搞過運輸,農閑時的副業(yè)排得滿滿當當。

雖然嘴上喊累,但楊華全心里還是放不下,想要大干一場,身體卻吃不消。在黃歇口鎮(zhèn)的14萬畝水田里種糧,“楊華全們”一度有心無力。本可以種雙季稻的天然稟賦被閑置,花精力更少的單季稻成為了首選。怎樣才能讓稻田作業(yè)不再“苦哈哈”?人還是那些人,田也還是那些田,那就只能從種法上下功夫,才有可能把人從繁重的勞動中解放出來,給高效農業(yè)提供機會。

機械裝備齊上陣 農業(yè)生產提效率

百畝大田,機器一過,不到一個小時就可以肥料入泥。這位馳騁水田的是黃歇口鎮(zhèn)的種糧大戶——夏衛(wèi)華,同時也是出了名的農機技術專家。2006年,守著自家的30畝水田,他買了第一臺自用機耕床。有需求就有市場,2009年,乘著國家加大農機購置補貼力度、監(jiān)利配額千萬的東風,更多的農戶實現了“以機代?!?。為了資源共享,夏衛(wèi)華和鎮(zhèn)上的6名農機手一起,組建了監(jiān)利第一家農機合作社,開始提供稻作的全程機械化服務。但是相比其他環(huán)節(jié),機械化插秧的推廣并不順利,老百姓一開始都不太接受新的機械化方式,擔心苗長不起來或者爛掉。

2010年,還是村小教師的畢利霞代替丈夫參加了“湖北省首屆農民機械專業(yè)合作社培訓班”。為了幫助丈夫,20多天的學習后,她毅然決定辭職,加入了合作社。想要推廣機械化,第一道關就是育秧。2010年,夫妻倆首次嘗試露天育秧,可就在秧苗即將移栽的前一天,一場寒潮打得他們措手不及,秧苗全死了。第二年,好不容易熬到了移栽期,秧苗在運輸途中又受到了擠壓和顛簸,插下田時很多都是半截的,有的農戶看到這幅場景甚至坐在田埂上大哭了起來。原本打算彌補村民損失的夫婦倆沒想到,過了一個多月,村民們卻反映秧苗的長勢變好了。正是因為有了這次的成功經歷,讓畢利霞和丈夫有了信心。為了進一步提高育秧的質量和效率,2012年,夫妻倆給秧苗蓋起了單間大棚,開始集約化工廠育秧。

“蝦稻共作”新模式 助農穩(wěn)產保增收

育秧技術的突破,使大面積的機插秧成為可能。僅在2012年,黃歇口鎮(zhèn)的“單改雙”面積就進一步擴大,不少“冬閑田”變成了“增產田”,而整個監(jiān)利水稻的復種面積也增加了20多萬畝。像這樣的育秧工廠,黃歇口鎮(zhèn)一共有4家。在畢利霞的倡導下,大家統一種子品種,可以滿足全鎮(zhèn)六成農戶的用秧需求。規(guī)模效應一旦形成,買農資就可享團購價,僅買尿素這一項,每噸可少花近百元。2014年,畢利霞成立了專業(yè)合作社,種植水稻超過2000畝;同時還為145名成員、8萬畝的面積提供育秧、機插、配肥、機收、烘儲等水稻生產全過程的機械化服務,農戶可選擇全托管或半托管。

楊華全從2014年開始就加入了畢利霞的合作社。除了自己收割,其他的環(huán)節(jié),他都選擇了托管,人更輕松了。如今流轉的面積也擴大到了100畝。但楊華全也算過一筆賬:流轉土地最低是一畝田500元,化肥150元,農藥100元左右,翻耕60元,收割80元,排灌電費20元左右。再加上各種補貼,一畝田最后最多賺500元。“米袋子”裝得滿滿的,日子卻過得緊巴巴。機械化操作降低種糧成本的同時,還得增加效益,讓農民兩頭受益。

目前,在黃歇口鎮(zhèn),本地稻、本地米走的多是下沉市場。只有種優(yōu)質稻,才有可能賣出好價錢。蝦稻就是監(jiān)利有口皆碑的優(yōu)質稻。勤勞聰慧的江漢平原農民,靠著風靡全國的“蝦稻共作”模式,收獲比單一水稻種植效益高了3至4倍。這種模式不僅能保證產量的穩(wěn)定性,而且售價也比普通稻谷高。另外,合作社給農戶提供了不少優(yōu)惠政策,進一步的節(jié)本增效。為了嚴防只養(yǎng)蝦不種稻,2021年3月,監(jiān)利發(fā)布新規(guī):蝦稻共作,要確保水稻畝產500公斤以上。靠著政府的引導和市場的推動,在有效穩(wěn)定糧食種植面積的同時,也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種田熱情,破解了“種糧不增收”的困局。截至去年,監(jiān)利作為全國水稻、小龍蝦“雙料”第一縣,水稻種植面積220萬畝,其中108萬畝推行“蝦稻共作”模式,糧食總產量常年穩(wěn)定在130萬噸左右。

科技賦能新農村?“慧”就農業(yè)新圖景

有了收成,又有了收益,黃歇口人守著家門口的田,日子也有了盼頭。但是走到田間地頭,一個個彎著腰、弓著背的身影又無聲無息地提醒著畢利霞夫婦:種糧這件事,還有升級的空間。2022年,畢利霞夫婦投資300萬元,再加上國家補貼的300萬元,利用“北斗+”技術,將基地升級成了智慧農場?!爸灰娹r機上路,不見農人下田”,目前通過智慧農場還不能完全實現這樣的美好愿景。當智能化對上農業(yè),它的諸多技術還有待優(yōu)化,但通過科技賦能土地,耕作方式正變得更“聰明”。

一旦解放了人力,種地就增值了。目前,在黃歇口鎮(zhèn),糧食總產穩(wěn)定在2億公斤左右。而像這樣的產糧大鎮(zhèn),監(jiān)利有6個。今年,監(jiān)利將擴大試點范圍和面積,在11個鄉(xiāng)鎮(zhèn)實施雙季稻輪作面積22萬畝,同時配套推進監(jiān)利大米品牌創(chuàng)建工程,全方位提高復種指數,優(yōu)選糧食品種,提升糧食品質。如今,伴隨著轟隆隆的機械聲,集約化育秧、機械化種田,沃土之下,正悄然孕育著豐收的希望。學整田、學插秧,看農機下水,聽農人期待。無論是傳統耕作,還是現代農業(yè),對于農民來說,種糧自然會算經濟賬,怎么種、種多少,關鍵要看能不能賺到錢。但糧食關乎國計民生,不能只向“錢”看。現在,各項補貼政策進一步提高了農戶的種糧積極性。而規(guī)模龐大的小農戶是我國糧食生產的主力軍,怎樣讓他們得到實惠,對于糧食安全至關重要。

2022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給種糧大戶的回信中提到,希望種糧大戶發(fā)揮規(guī)模經營優(yōu)勢,積極應用現代農業(yè)科技,帶動廣大小農戶多種糧、種好糧,一起為國家糧食安全貢獻力量。或許我們需要更多像畢麗霞、夏衛(wèi)華這樣數量還不多,但敢闖敢干的種糧大戶來起個頭、帶個隊,讓種糧這個“體力活”逐漸變成“技術活”,讓單一種糧變成綜合生產,讓會種地的人都“慧種地”。土地是不會辜負有心人的,一旦種糧的經濟賬算好了,種糧的安全賬、長遠賬就會越算越有空間。沃土之下孕育的新“稻”路,正點燃著豐收的希望,也通向美好生活。

  • 熱點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