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首頁 > 大美宜都 > 文潤宜都

文潤宜都

游戲童年
發(fā)布日期:2023-03-06 來源:潘祖德 編輯:宜都融媒體


文 潘祖德


游戲,古稱“戲”或“游嬉”?!抖Y記·學記》中記載:“藏焉修焉,息焉游焉?!闭劦木褪菍W習與游戲“并舉”的關系,倡導將游戲視為學習之余放松、休息的基本方式??梢姡糯逃乙颜J識到,游戲是適應兒童天性、增進兒童身心與智力發(fā)展的活動。

跳皮筋

游戲是孩子的最愛。對于如花含苞、如草初萌的兒童,游戲具有啟智、增趣、運動、約束等多項功能。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強調,游戲是兒童的心理特征,游戲是兒童的工作,游戲是兒童的生命。

憶起家鄉(xiāng)江南,兒時玩過的游戲五花八門,縱觀起來類型別致,樂趣無窮。傳統(tǒng)游戲可按季節(jié)挑選,也可按功能劃分,還可以從性別喜好、人員寡眾、訓練目標等視角梳理,在此欲管中窺豹。

傳統(tǒng)游戲就地取材,活動量有大有小,季節(jié)取向明顯。

滾鐵環(huán)游戲

春季氣候溫和,鳥語花香,適宜蹦蹦跳跳:男孩滾鐵環(huán),女孩踢毽子,男女混合丟手絹等;夏日炎炎,尋蔭避暑,小精靈減少戶外活動:男孩摔紙板,女孩抓石子,男生女生都愛吹泡泡、挑木棒等;秋高氣爽,舒適自然,娃娃們野在戶外不知疲倦:男孩抽陀螺,女孩跳皮筋,男女組合捉迷藏等;冬季寒風肆虐,需要活動御寒,孩子們選擇運動型游戲:男孩斗雞,女孩跳格子,男女組隊搶羊羊等。

老鷹捉小雞

古往今來,傳統(tǒng)游戲大致包含技巧型、體能型、歌舞型和混合型四類。諸如益智棋、翻花繩、剪紙應屬技巧型游戲,打陀螺、撞拐子、駕飛機等歸并于體能型游戲,舞龍燈、踢毽子、跳皮筋等區(qū)分為歌舞型游戲,丟手絹、跳房子、踩高蹺等可劃入混合型游戲。

下面掃描幾例傳統(tǒng)游戲,試與朋友分享民間文化的魅力。

先說說技巧型游戲。對角棋是鄂西民間流傳已久的智力游戲,與三子棋類似,只是將傳統(tǒng)三子棋的九宮格換成了9個點位。

下棋游戲

這種棋布局簡單,大路邊、樹蔭下,一截木棍即能劃出棋盤。取材容易,碎瓦片、小紙團可作棋子。操作也方便,雙方執(zhí)不同顏色的棋子,每人3顆。只要將自己的三個棋子走成一條對角直線,或把對方逼得無路可走就算獲勝。孩子們的棋藝啟蒙由此進入。

抓石子游戲

抓石子又稱“抓子”,是少兒喜愛的民間游戲,女孩尤為突出。每逢天熱,三三兩兩的小伙伴,尋找光滑石板之類的涼爽空地趴下;天冷之時,聰明的孩子制作小沙包,改抓石子為抓方木棋子。

印象里用破廢瓷碗底子,精心打磨成板栗大小的瓷石,無論分量還是品相都堪稱石子中的上品。孩子手小,一般用5顆石子拋撒在桌面或地面上,然后按單抓、雙抓、三抓、四抓的順序展開活動。

單抓,即擇起其中一顆向上拋,趁上拋的石子尚未落下的瞬間,快手抓起地上的第二顆石子,再接住拋起來下落的石子。

其他抓法類似,只是抓起石子的數量有別。如果拋起的石子沒有接住,或者桌面的石子沒被抓起,抑或抓起的石子數量不夠,還有抓石子的時候手碰動了其它石子,都算游戲結束,換由對方進行。游戲結束, 誰贏得的石子多誰就獲勝。棋子的抓法大同小異。

體能型游戲多表現為場地運動模式。動手操作、邁腿狂奔,肢體碰撞、遇摔受挫,體力消耗十分明顯,以男孩參與活動居多。

打陀螺游戲

打陀螺乃常見的傳統(tǒng)游戲。兒時的陀螺和鞭子都由自己做,一般不會請人制作,更別指望去買。截取一段粗細適中的短圓木,將其一端削成圓錐,錐尖釘一顆鐵釘,或鑲一粒鋼珠便成了陀螺。

抽打陀螺的鞭子,可用節(jié)密的竹根或質硬的木條,這樣會更耐用一些。鞭子一頭系上不足一米的粗鞋帶或細繩,即可使用。

陀螺可玩出不少花樣,單抽,雙人對抽,多人組合抽都行。

方式簡單,但也有技巧。用繩子將陀螺繞上幾圈,再用力扯住往地上一拋,陀螺迅疾旋轉起來;隨后用鞭子使勁抽打,陀螺會不停轉動下去。技巧嫻熟的,還會玩“飛鏢螺”或定點“旋風螺”。計時比賽,快“螺”加鞭,誰的陀螺先停擺躺平誰就認輸。

那時的課本不多,小陀螺通常是書包里的“常客”。為換取別人的優(yōu)勢陀螺參賽撐門面,熊孩子還從家里帶來心愛的食物或玩具交換。成年后回味起陀螺旋圈兒,仍禁不住露出異樣的笑意。

撞拐子游戲

撞拐子也稱“斗雞”,是有趣的攻擊性游戲。冬春天冷,男孩子套著厚厚的棉衣,玩起這種游戲既能熱身,也不易摔疼。

斗雞無需借助任何器具,一條腿抬起,交叉橫放到另一條腿上。再用手抱著抬高的腳,另一只腳在地上蹦跶。開斗時,小伙伴會用抬起的腿膝蓋沖撞對方,單挑、群斗均可,以腳落地判輸。

當年斗雞的情景至今難忘。課間午間,淘氣男孩紛紛參戰(zhàn)。相對雙方間隔開來,壯觀陣容不亞于決斗場。急不可耐的小斗士,一個個摩拳擦掌,緊握抬起的小腿,突出膝拐,雄雞般盯住對方。

戰(zhàn)前,要求抱腿列陣,呈“持槍”姿勢,單腳著地幾分鐘不動,實屬不小的熱身考驗。個別小兵經驗不足,悄然搖晃踮腳落地,若被發(fā)現會當即清除隊列,真驗了“出師未捷身先死”的詩句。

等到指揮哨吹響,雙方將士跳躍“開戰(zhàn)”。對撞勝算的優(yōu)勢,既有塊頭分量的影響,也有合作策略的牽制,更有靈活技巧的發(fā)揮?,F場如戰(zhàn)場,人人都在尋找合適的戰(zhàn)機,欲將對方一舉擊潰。

有時遭遇實力相當,兩隊久撞不分勝負。你使勁朝上一撅,瞅著對方就要滾落,卻見他搖身一晃,像個不倒翁,又憑著過人的彈跳力穩(wěn)住陣腳;你向前一沖,眼見他就要摔個跟頭,可他幾步踉蹌,又恢復了平衡。圍觀者驚呼不斷,一會向進攻者喝彩,一會為險勝者鼓掌。斗士們你來我往,直到累得挪不開身或直接趴窩,方才認輸。

有的同學個子不高,卻非常機靈。與胖墩級斗士對陣,看上去毫無勝算把握,可他會佯裝進攻,臨近時虛晃一槍,等對方抬起的腿稍有放松,他便像戰(zhàn)機一樣俯沖過來,借著慣性居高臨下砸向對方拐子,遭突襲后對手招架不住,落腳乖乖認輸。有時相反,趁著對方抬高膝拐時,矮個兒瞅準機會偷襲,猛力向上一挑,將對方撂落下馬。

孩子富有天然的冒險精神。撞拐子、架飛機之類的游戲,雖有一定風險,但那時的兒童特別耐擊抗揍,撞倒摔地,甚至蹭點皮肉傷,不僅沒有誰哭鼻子,反而會開懷露笑;即便傷痛呲牙皺眉,卻誰也不愿服輸,揉揉腿、搖搖臂立即重返前線,咬牙堅持到斗勝為止。

這類活動量大的游戲,不受場地、器械限制,具有鍛煉身體平衡、增強肺活量、提升意志力等諸多益處。而且,在小伙伴中也沒有誰因為傷痛而結怨,更無家長進校園“討要說法”或“護短”,相反,孩子們覺得在高強度游戲中,學會了團隊合作,碰出了友誼火花。

“新年到,放鞭炮,耍龍燈,踩高蹺”,這是被列入國家級非遺名錄的踩高蹺游戲的幾句歌謠,簡練易懂,喜氣洋溢。

“小皮球,香蕉梨,馬蓮開花二十一;二五六,二五七,二八二九三十一;三五六,三五七,三八三九四十一;四五六,四五七……”跳皮筋是兒童百玩不厭的歌舞類游戲,有唱有跳,隨律起舞。

毫不夸張地說,三十年前的鄉(xiāng)村孩子,每當放學完成作業(yè)后,跳起皮筋來可謂廢寢忘食、樂不思蜀。尤其是女孩子,常常一跳就是一整下午,直到夜幕降臨,家中開晚飯時還遲遲不肯散去。

熟能生巧,小伙伴中總會產生幾個出類拔萃的選手。回憶起最好的皮筋健將,身段和跳姿分外嬌嬈。她們身輕如燕,面對不斷拔高的皮筋毫不膽怯,邊跳邊誦唱歌謠。

當皮筋從腳腕升至頭頂,再要雙手舉起時,優(yōu)秀隊員便會腿腳伸直呈180度,勾住皮筋一躍而起,其難度及運動量可想而知。靈巧的身姿,絕妙的跳技,令人不得不聯(lián)想聚光燈下的少女芭蕾。

丟手絹游戲

擊鼓傳花、丟手絹之類的“群英匯”場面,屬于男女小朋友混合參與的游戲。機智警覺,遵規(guī)守矩,獎罰分明為其顯著特征。

這里以丟手絹為例。小伙伴面對中間,手拉手圍成一圈蹲下。隨后推選一位同學站起,握著手絹在小朋友身后繞圈走。

蹲著的小朋友齊唱“丟、丟、丟手絹,輕輕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,大家不要告訴他,快點快點抓住他……”歌曲結束前,丟手絹的小孩悄悄把手絹放在某個小朋友身后,再迅速回到自己原位。

被選中的小朋友,務必在第一時間發(fā)現身后的手絹,并拾起手絹起身追逐丟手絹的同學。丟手絹的孩子沿著圓圈奔跑,回到原位落座沒有被后面的同學抓住,就算獲勝,否則算輸。失敗者要遵守規(guī)則,自覺表演一個節(jié)目,可選擇歌舞、誦讀詩詞、講故事等。

歲月如梭,代溝頻現。當下孩童大多熟識迪盧克、奧特曼、可莉之類的“洋角”;上了年歲的人面對“現代海戰(zhàn)”“空戰(zhàn)3D”之類的網絡動漫興致不足,心底依然留戀老鷹捉小雞、彈珠球、甩黃泥炮等頗具鄉(xiāng)土特色的傳統(tǒng)游戲,感覺那里才留有鄉(xiāng)愁的根。

老鷹捉小雞

春暖花開,讓人回歸少兒季。雖已推行“雙減”政策,學校課后服務實施幾年,但每逢雙休仍遇部分家長領著孩子來去匆匆;或見三五成群的兒童正玩得起勁,卻遭受大人“懶于學習”的厲聲阻止。甚至有人打著“早教”旗號,以“超前學習”和“贏在起跑線”為由,擠占本該屬于孩子的玩耍時間,全然不知“拔苗助長”。

游戲是學習,游戲是勞動,游戲是法治啟蒙,游戲是最重要的育兒形式。兒童在游戲中增長智慧,強身健體,啟迪人生。

當下,科技日益更新,電子產品爆棚,社會影響多元,孩子們的心理負擔無疑會加重。如何疏導、緩解,讓兒童贏得更多的自由時空、夯實更穩(wěn)的健康基礎,傳統(tǒng)游戲理應成為“加強版”首選。


作者簡介:潘祖德,湖北宜都人。湖北省學校文化研究會會員,宜昌市作家協(xié)會、市散文學會、市民間文藝家協(xié)會會員,宜都市故事學會副主席。勤于思考、樂于練筆、重于口碑,摯愛美麗鄉(xiāng)村、感悟百姓生活,嘗試筆觸育人;作品散見報刊網媒。

  • 熱點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