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首頁 > 大美宜都 > 文潤宜都

文潤宜都

秋敘紅薯
發(fā)布日期:2023-10-24 來源:潘祖德 編輯:宜都融媒體
 

萬物互聯(lián),皆有因果;喜好輪回,事關(guān)你我。

江南小鎮(zhèn),烤紅薯滿街飄香,有誘惑卻感受不盡相同。

如今上了年紀的人,興許不太喜歡,瞧見紅薯反而容易傷心寒胃,甚至恐懼,因上世紀曾遭遇過天災人禍,那些年無米揭鍋,上頓下餐靠紅薯稀湯撐著肚子,饑腸轆轆刻骨銘心;中年人面對紅薯,興許樂憂參半,畢竟也經(jīng)歷過紅薯摻雜米面度日的歲月;唯有年輕人待紅薯親熱有加,覺得這寶物香甜可口,美容養(yǎng)顏,乃上天所賜。

紅薯為何方神圣,歷史長河里它究竟有什么功過?這里,筆者想以現(xiàn)有認知,加上童年識記,來敘述那段難忘的紅薯歷史。

村小放學,鄉(xiāng)間小路。幾個貪玩的娃兒,沒顧上回家吃午飯,就用摸來的粉筆頭,在一塊空地歪歪扭扭畫上格子跳起來,名曰“跳房”。隨著斜掛在肩上的書包蹦跶,他們嘴里吟誦得振振有詞——

紫紅藤,地上爬;藤上長綠葉,地下結(jié)紅瓜;

綠葉葉,紅蔓蔓,地下有窩紅蛋蛋……

過去,老家孩童對紅薯,可謂無人不知、無人不曉。本是用來猜謎的謎面,同樣也成為小朋友脫口而出的游戲口令或誦詞。

 

 

當今少兒,或許品嘗過紅薯的滋味,卻對紅薯的來歷和相關(guān)常識陌然不知。這里,有必要先對紅薯作一點簡單的科普——

紅薯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,但因四季溫差明顯,在我國很多地方通常是當一年生的作物來種植的。紅薯的別名很多,番薯、甘薯、甜薯、金薯、地瓜、紅苕等等;其生長期亦有別,春薯一般在160至200天,夏薯約為110到120天。我的家鄉(xiāng)適宜種植春薯。

紅薯原產(chǎn)地為美洲,明朝萬歷年間傳入中國。據(jù)載,當時的福建商人陳振龍,在菲律賓發(fā)現(xiàn)紅薯不僅味道好,而且產(chǎn)量高,耐旱耐貧瘠,生熟皆可食用。他聯(lián)想到家鄉(xiāng)山多田少,糧食不足,決心引入中國。然而,當時的西班牙殖民者管控嚴厲,禁止從菲律賓出口紅薯。陳振龍設法,將紅薯藤蔓編入纜繩中混過海關(guān)檢查,帶入福州。家中試種成功,后來其子上書巡撫官員大范圍推廣種植。因紅薯來自異國他鄉(xiāng),古稱異邦為“番國”,故最初普稱紅薯為“番薯”。

紅薯全身都是寶。地里膨大的根塊,富含多種維生素、蛋白質(zhì)、氨基酸,以及人體所需的鈣、鉀、鐵等多種營養(yǎng)元素,算得上天然滋補食品,對人的機體益處多多。紅薯嫩莖和葉,口感好、營養(yǎng)價值高,可做各類菜肴和餃子餡等,是口味極鮮的“小眾”蔬菜。剩下的薯藤蔓和根須,因飽含淀粉和各類營養(yǎng),全是上好的牲畜飼料。

四百多年來,紅薯遍及大江南北,河南、四川、山東、湖南、湖北等各地早有廣泛種植。毫不夸張,作為主糧之一,紅薯自古為江山社稷穩(wěn)固、勞苦民眾強身,乃至中華民族崛起,都建有奇功。

不知何時何地,是誰最先為紅薯浪出個“芳名”——紅苕。我想,大概與紅薯不拘地力、落地生根的生長習性有關(guān)。所以,后來有人引申為對俗氣、土氣的形容:把憨厚樸實、任勞任怨、吃得起虧的人喚作苕里苕氣的“苕人”,把不對稱、不劃算、倒貼錢財之事統(tǒng)稱為苕頭苕腦的“苕事”;出現(xiàn)更嚴重的虧損或者愚蠢,甚至被責罵為“豬大苕”。當然,話分兩頭說,現(xiàn)實生活中有很多的“苕人苕事”既非錯和損,更非邪和蠢,而是值得崇尚和傳承的志愿精神、奉獻品格,實為社會之需、時代之要。民間亦有“面帶苕相,心里明朗;面帶慧相,心里迷茫”的說法,折射出百姓對“苕”的辯證思維。

紅薯一生,大致經(jīng)歷四個階段,即春季萌發(fā)期,夏季生長期,秋季結(jié)塊期,冬季休眠期。老家沙土地,雨水適宜,紅薯生長旺盛。暑期“翻苕藤”是兒時的常事。盡管后來聽說,翻紅薯藤蔓是個誤區(qū),會負面影響紅薯的根塊生長,但在鄉(xiāng)村農(nóng)民可不這么以為。那年月生產(chǎn)隊有養(yǎng)豬場,每到夏秋季節(jié),就會組織婦女翻紅薯藤,認為藤蔓遮蓋太嚴實,不利于苕的生長,并把翻出來的苕藤送回豬場。

見自留地的紅薯莖葉瘋長,母親也覺得這吸走了地肥,怠慢土里的紅苕長勢,就安排我們下地翻苕藤子,要求掐斷厚實的枝蔓,并現(xiàn)場演示規(guī)范動作,多出的藤子同樣帶回家剁成青飼料喂豬。

任務一個坨,分工不協(xié)作,孩兒偷懶的歪理很多。手腳麻利的,搶數(shù)量不顧質(zhì)量,三兩下薅滿一筐;然后選在陰涼處的藤蔓上打滾、睡覺,松軟軟、涼颼颼,綠油油的莊稼地釋放出苕藤芳香。

暑季足雨暴曬,紅薯生長極快。家里稻米不夠,父親用鋤頭開挖自留地的紅薯“嘗鮮”。初出的嫩苕,像地攤擺放的小胡蘿卜,好看也好吃。稍不留神會吃撐,引起濕阻脾胃現(xiàn)象,導致消化不良。

真正收獲紅薯,要到深秋時節(jié)。老家處于江南丘陵地帶,一般年份,每到寒露至霜降期間,氣溫開始下降,晝夜溫差拉大,樹葉漸漸枯落。隨著寒氣程度加深,漫山遍野的林木開始變換色裝,紅楓烏桕、銀杏金甲,與各類常青松柏交相輝映,層林盡染,多姿多彩。

地溫逐漸消退,紅薯膨大后淀粉積累猛增,土層薄弱處,根塊嶄露頭角。藤蔓上的葉子也衰老起來。又到紅薯收獲季,各家各戶火力全開。割苕藤、剁豬草,耕挖紅苕、分揀裝筐、加工苕品等;羊腸小道肩挑背扛,寬敞大道板車運送;小田坡地用鋤頭,大田平地用犁翻。每逢晌晴,家家戶戶起早貪黑,披星戴月,忙碌于田間地頭。

從計劃經(jīng)濟體制,到聯(lián)產(chǎn)承包責任制落戶,家鄉(xiāng)的種植和養(yǎng)殖模式維持多年未變。為使一家人的生活條件得以改善,秋曬紅薯品系列,成為農(nóng)戶一大亮色,如今已很難找到那種規(guī)模和氣勢的鄉(xiāng)村。

秋高氣爽,艷陽普照。似乎提示農(nóng)家,給大家一樣的平臺,就看誰勤誰有算計。養(yǎng)著耕牛的搶抓時機,事先碾好土曬場。苕藤挑回來,家中女主人領(lǐng)頭,還有老人們趕場連夜剁碎,撒在房前屋后的場地夜露日曬,直到成為枯草,再用麻袋和大竹具裝好做越冬飼料。

除了備好牲口的食料,還有更多是人畜兩用的“備荒”物質(zhì)——干薯片、干薯絲、干薯丁,俗稱干曬苕皮子、苕絲絲、苕米。

晾曬這類食物的工序,要比備足枯苕藤復雜得多。首先是加工難度大,一個農(nóng)戶數(shù)千上萬斤、甚至幾萬斤苕,要加工成片、絲、丁狀曬干談何容易。用手工刀具切苕,顯然功效低,一天一夜也切不出多少來,正應了一句歇后語:頂起碓窩唱戲——人受罪戲難看。

困則思變。紅薯多了不易儲藏,即便存放地窖,如果溫度濕度調(diào)控不好,也是很容易變質(zhì)甚至腐爛的,況且江南農(nóng)戶的地窖并不算多,容積也十分有限。當初用手工刀切紅薯實為無奈之舉,想迅速提高功效,不少農(nóng)具廠師傅和鄉(xiāng)村工匠們,腦洞大開設計出各類器具,腳踏切苕機、苕絲刨箱等,都是那個時代誕生的半機械化產(chǎn)物。

有了先進工具,生產(chǎn)效率倍增,加工出來的“產(chǎn)品”放置何處晾曬又成了一個問題。秋陽映照下,各家各戶用籮筐、背簍和竹籃,將夜間切好的鮮薯片、薯絲什么的,就近送往閑著的空地鋪開。薯片可隨地拋撒,干了也好撿。薯絲、薯丁主要供人食用,須保持干凈才行,所以,出去曬得事先在地上鋪一層薄膜或布,也便于收拾。

生活需要淬煉,濃縮和被擠掉水分的東西,更有益收藏。

老家丘陵是沙土帶,很難找到一片巖石。過去的農(nóng)戶,以雜木和樹葉為主要燃料,每臨秋冬季都會上自留山砍柴,不像當下處處可見青山叢林。老屋對面,就是我家用材林。山不高,相對落差僅百余米,也就城市高樓那點垂直距離。山頂禿禿的,只見三五棵松樹,上去有一條“Z”字型小路,是家人年長月久上山干活踩踏出來的,雖然陡點也還算方便。山頂小沙子呈淺黃色,黃豆般顆粒布滿表層,因風吹雨刷、日曬夜露,加之少有人和動物活動,顯得格外干凈。

我常陪父親登山轉(zhuǎn)送紅薯片。旭日東升,可從山頂旋望大半個村莊。小溪蜿蜒,大路環(huán)繞山腳若隱若現(xiàn);晨霧繚繞,炊煙柔升,偶爾傳來犬吠、鴨叫和雞鳴,滿目繽紛,風和日麗。父親用竹笤帚忙著輕掃地面的松針和落葉,然后我?guī)退讶鲩_的苕片一一擺好。

在苕品很多的時候,我們也去一里開外的相鄰小隊找曬場,那里有空著的石塊,稱“溜巖板”。這些石板雖然面積有限,也比不上水泥面光滑平整,卻很衛(wèi)生,特別方便晾曬苕絲絲苕米之類。

曬出優(yōu)質(zhì)苕品實在不容易,好天氣當屬首要條件。天高云淡,登高望遠,隨處可見村民趕曬的紅薯片,尤其在干枯的時候,山頂、斜坡、石板,路面、木板、稻場,只要能持久見陽光的地方,大一塊,小一片,星星點點,似明珠、似玉盤,銀色斑斕,苕香四溢。

晾曬的日子不好過,遇上雨天,大片的、遠處的苕片,多半聽天由命,沒辦法搶收,即使收回來也會爛掉。只能等待太陽再次恩典,曬干了撿回來,淋水的苕片自然會變色,還附添數(shù)不清的黑斑。稍有變質(zhì)的苕片,農(nóng)戶不愿輕易浪費,會反復清洗后上鍋煮熟,再用于喂豬。這些干制苕品,多用在冬春遇上雨雪天氣,為牲畜補食。

生切的干制苕品中,用手工刨制的苕絲絲,還有用刀剁出來的苕米,主要供于米面短缺時作輔助食材。記得念中學那幾年,自己用鋁盒蒸飯,常放進一點苕絲或者苕米,飯熟了苕絲飄在米飯上,吃起來還算帶點甜味,能填飽肚子。但是,光吃煮熟的苕品受不了。

熟切的干制苕品,在糧荒和物質(zhì)匱乏的年月,那可是家家戶戶必備,用于過年過節(jié)或者平時當零食吃的食物。選材考究,程序稍復雜。將表面圓潤、光滑的上等紅薯洗凈、煮熟,再細心切成片或條狀,趁著晴好天氣曬枯收藏。曬制的熟苕品,金黃油亮,香甜誘人。

一般人家,等到過年或農(nóng)閑時節(jié),就用少量細砂放鐵鍋里加熱,隨后倒出適量儲存的干熟苕品,在砂子中反復焙炒,直至膨脹生泡。也有人索性出錢,請爆米花師傅加工,較多時需用瓷壇密封防潮。這食品本來就甜,還有家庭補添糖精之類,讓薯食甜度倍增。在家鄉(xiāng),人人都管這紅薯條叫“苕筋果”“苕泡子”“苕根根”“苕丁丁”,連同炒蠶豆、玉米泡子、米花糖,共同組成鄉(xiāng)間磨牙食品系列。

在那饑餓年月,這些干儲的紅薯食譜,可謂護“家”之寶。

除了曬制的生熟紅薯制品,鄉(xiāng)民還要關(guān)注存放在地窖里的成百上千斤紅薯。這可是保住一家人口糧的“防線”,而且是為次年留下的種子。這些紅薯尚處休眠期,經(jīng)過長時間“后熟”,其淀粉轉(zhuǎn)化為糖分,草酸部分降低或消失,口感變得軟糯甘甜,營養(yǎng)價值悄然提升。因此,很多人愛吃久放的冬春紅薯。農(nóng)家也常用這類紅薯,來油炸圓子、煎苕鍋巴,還有大人孩子愛吃的烤紅薯、苕粉粑,還有非遺傳承的熬苕糖……都覺得這才是補脾和血、延緩衰老的長壽食品。

在我眼里,紅薯具有紅燭精神,犧牲自己的能量,保障人類和無以計數(shù)的生靈生存與健康,換來文明賡續(xù),遠離貧困和饑荒。

一句話,紅薯非但無過,反倒是悠悠歲月中的“大功臣”。

作者簡介

潘祖德,湖北宜都人。湖北省學校文化研究會會員,宜昌市作家協(xié)會、市散文學會、市民間文藝家協(xié)會會員,宜都市故事學會執(zhí)行主席。摯愛美麗鄉(xiāng)村,感悟百姓生活,嘗試筆觸育人。作品散見報刊網(wǎng)媒。

  • 熱點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