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首頁 > 大美宜都 > 文潤宜都

文潤宜都

宜都聽橋
發(fā)布日期:2023-10-26 來源:李姜潔 編輯:宜都融媒體


李姜潔

橋一出生,就與人跡車聲、槳聲燈影打成一片。它的記憶,繚繞著人間的煙火,也充盈著歲月的詩。每座橋都會說話。

來到宜都,這座山水環(huán)繞的千年古城,一定要學會聽橋。

如果只是浮光掠影地走走,你是聽不懂橋語的。就像二十多年前的我,第一次從家鄉(xiāng)來到宜都,坐車經過枝城長江大橋。鋼桁梁架起的高大壁壘里,一輛火車正在鐵軌專道“隆隆”馳行。眺窗遠望,橋下,滾滾長江水奔騰東去。彼時,一個剛走出校門的農村孩子,驚嘆于這座公鐵兩用大橋的神奇,也惶然于如何融入這座大橋通往的異鄉(xiāng)。數年之后,在講述這座橋前世今生的文字里,我才讀懂這座“傳奇之橋”的橋語——

它動工于“文革”動亂期間,在嚴密的軍事紀律保證下,僅用兩年時間就竣工通車,是中國第四座跨越長江的鐵路公路橋。從此,焦枝枝柳鐵路橫跨長江,成為中國第二條南北鐵路交通干線,宜昌也由此進入一橋飛架南北、天塹變通途的“跨江發(fā)展”時代。大橋北接枝江顧家店,南通宜都枝城鎮(zhèn)。橋以鎮(zhèn)為名,鎮(zhèn)因橋愈興。枝城鎮(zhèn)從此在全國名聲大噪,直至2023年,上榜中國中部百強鎮(zhèn)。在特殊的歷史下,這座橋為國家的經濟、國防建設做出了特殊的貢獻,也直接帶動了枝城港的興起和宜都的興旺。它推動了發(fā)展,也連起了民心。每當說起這座安全運行五十多年的橋,當地的老人們還會津津樂道地講起“軍民如一家”的“解放軍灣”的故事。關于這座橋,鮮為人知的是,經總指揮孔慶德將軍匯報,周總理批示,將原本設計的只有鐵路橋改為了公鐵兩用橋,增加了人行道。村民回憶:第一次“走過長江”,就像在演《西游記》!

至今,當年的憨小伙帶著憨少女從宜昌返程走錯道兒的“囧事”,仍讓我們全家捧腹。如果不是“宜昌長江公路大橋”建成通車,從宜都到宜昌不必坐車再輪渡再坐車數次輾轉,沒人敢保證我這個“超級大路癡”不會“重蹈覆轍”。滬渝高速主干線上,這座第一座完全由我國自己設計、施工、監(jiān)理的特大跨徑懸索橋,如長龍臥波,飛架兩岸,聯通五條高速,開啟宜昌主城區(qū)南北兩岸區(qū)域融合的帷幕。大橋通車那年,也正是兩個“憨憨”牽手婚姻那年。到宜昌購買結婚禮服時,我曾特意在橋頭下車,隨人流步行近一公里,憑欄遠眺,細賞頭頂藍天碧水、江上百舸爭流。過橋后回望,但見橋影如虹,水波蕩漾,橋依著水,水含著橋,正沉浸在愛情中的少女,聽見橋在低語、水在呢喃……

隨著宜都境內第三座長江大橋打通“宜荊荊恩”城市群交通“經脈”,呼北高速飛架兩岸,我們的三口之家,又迎來新的成員——萌寵丟丟。這個喜歡“兜風”的毛孩子,自然必須到這座雙向六車道、設計時速100公里的大橋去“??帷?。車行大橋,如入藍天白云,丟丟探頭窗外,風中,它興奮的吠叫和毛發(fā)一起飛揚。“宜都長江大橋建成通車后,宜昌這座‘橋梁博物館’成為中國長江大橋最多的城市”,我告訴女兒,“更讓人高興的是,宜都到武漢的車程減少了近一個小時,以后,我們可以開車帶上丟丟去省城看你,讓丟丟去大城市兜風啦!”

宜都合江樓前,長江與清江在此交匯。登臨樓閣,清江上的橋,長江上的橋,橋下有水,水中有橋,新橋老橋,橋橋相映。橋語橋聲,氤氳在這座山水之城的空氣里,縈繞在這座千年古都的土地上。細聽橋語的那刻,你會不會心生柔情,深深地愛上宜都——

就像我。

  • 熱點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