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首頁 > 新聞資訊 > 兩江時評

兩江時評

在民眾的日常生活中點亮藝術之都
發(fā)布日期:2023-12-07 編輯:宜都融媒體

12月6日,第四屆宜昌藝術節(jié)以“藝術的盛會、人民的節(jié)日”為主題,開啟了一場城市與藝術、城市與人、人與藝術的探索之旅,通過戲曲音樂美術動漫等大眾喜聞樂見的劇目,從秭歸、當陽、遠安、興山、五峰、宜都、枝江到宜昌4個城區(qū)的藝術巡演,讓藝術流動起來,走入廣場、旅游區(qū)、步行街,在潤物無聲中融入城市生活。

近年來,越來越多的城市通過開展藝術節(jié)等活動,來提升城市品牌競爭力,擦亮城市文化名片,打造藝術之都。但藝術城市的打造絕不能脫離“人”這個核心要素,要讓藝術走進群眾的日常生活,如水般融入城市的血統(tǒng),提升城市的辨識度和競爭力,喚醒普羅大眾沉寂的藝術基因,引導民眾自覺去感知、去交流、去創(chuàng)造,在每一個平凡的日子里點亮城市的藝術之光。

讓藝術與生活共棲,成就城市的活力。市民所期望的城市空間,是能時常能遇見美、感受美的空間,而公共藝術空間就是市民獲得審美體驗的首選。走進宋莊小堡北街片區(qū),隨處可見綠門紅窗、彩繪涂鴉。北京市充分盤活利用閑置建筑,把街區(qū)打造成藝術文化共享空間,通過藝術融入街區(qū)把“嵌入式”的共享藝術帶到街頭巷尾,在潤物細無聲中提升社會美育。

近年來,不少藝術機構開始走出美術館、畫廊等專業(yè)藝術場館,來到地鐵站、商業(yè)街、樓道、社區(qū)小巷,開始走入市民的日常生活。建設藝術城市就要打破邊界的束縛,多維度深化“藝術無邊界”的概念,積極探索公眾需求,讓市民在不經意間的駐足中,在流動的藝術空間中感知藝術的魅力和城市獨特的品格。將城市藝術空間從單一形式和單純功能,轉變?yōu)闈M足人民精神需求的場所和城市文化的象征。

人是城之魂,藝術通過滋育人的品格,來展現(xiàn)城市的內涵和魅力。藝術天生具有價值引導、精神引領、審美啟迪的作用,而要讓藝術塑造人心首先要走進人民,從民眾可以接受的角度出發(fā),創(chuàng)造人民滿意的佳作。從《山海經》藝術巡游到環(huán)境巡演戲劇《溪·鯉》和《禮物先生》……多種類型的演出在桂林街頭推出,通過與觀眾對話、互動的形式,讓觀眾融入舞臺參與表演。藝術活動要打破傳統(tǒng)的演出模式,打造沉浸式觀影體驗,讓觀眾從觀賞者成為作品的參與者甚至創(chuàng)造者,才能更加深入地理解和體驗藝術之美。

而在內容方面,藝術取材要貼近百姓生活,要從群眾的生產實踐中汲取營養(yǎng),挖掘人民群眾身邊的、自己的故事,創(chuàng)作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作品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,“藝術的最高境界就是讓人動心,讓人們的靈魂經受洗禮,讓人們發(fā)現(xiàn)自然的美、生活的美、心靈的美”。用藝術的力量溫暖人、鼓舞人、啟迪人,引導群眾自覺成為真善美的傳播者、先進文化的踐行者、時代風尚的引領者、城市形象的塑造者。通過提升群眾的欣賞趣味、審美境界和文明程度,凝聚社會向美而行的力量,正是打造藝術之城的題中應有之義。

詩不在遠方,此心安處是吾鄉(xiāng)。讓藝術邁進千家萬戶,深入城市生活,讓美的熏陶成為常態(tài)。藝術不再曲高和寡,而是潤物無聲地為人們提供豐富多元的人文體驗和精神文化感受,以美育塑造城市品格,讓城市不僅有外在顏值,更有內在沉淀的氣質,讓城市之美由內而外,打造真正的藝術之都。(宜都市松木坪鎮(zhèn)政府 張煐)

  • 熱點推薦